学院主站
首页 >> 网络安全 >> 安全知识 >> 正文

如何防止网络非法集资诈骗

发布时间:2014-11-23       作者:网络中心      来源:网络中心        点击量:

一、老百姓为什么总上当受骗?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百姓手中有了闲散资金。通过某种方式走捷径、更多的赚钱是多数人发家致富的心理愿望。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投资引导和应有的防范意识,众多群众在只要交少量钱款,就能“钱生钱”、利滚利、利率比银行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非法集资出现时,受利益驱动,仿佛接到了天上掉的馅饼一样,蜂拥而至,跳进犯罪分子设计好的陷阱内。在发现上当受骗后,大部分受骗受害群众不愿报案,仍相信犯罪分子的承诺,幻想赚大钱。

二、什么是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个人未依照法定的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吸收资金,并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

三、非法集资行为的基本特征和五个突出特点

非法集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即构成集资诈骗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1、非法集资的目的是占有所募集的资金,而不是企图通过集资活动进行营利。虽然表现上非法集资者也会向出资人许诺有还本付息的回报,但其主观上并没有要归还出资人本息的意图。

2、非法集资行为人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集资。

3、非法集资达到法定数额。

四、此类案件的特点是: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以及有批准权限超越权限批准的集资。

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还包括以实物形式或其他形式。

3、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及社会公众筹集资金。

4、集资对象多为下岗职工、退休人员、农民等低收入阶层,承受经济损失的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脆弱。

5、经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

五、非法集资活动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

1、参与非法集资的当事人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用于非法集资的钱可能是参与人一辈子节衣缩食省下来的,也可能是养命钱,而非法集资人对这些资金则是任意挥霍、浪费、转移或者非法占有,参与人很难收回资金。

2、非法集资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引发风险。

3、非法集资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引发大量社会治安问题,甚至造成局部地区社会治安动荡。

六、如何预防此类案件:

1、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观念,因为往往法律观念淡薄的群众,无疑是犯罪分子最爱下手的目标,也最容易被犯罪分子欺骗。

2、要时刻紧绷防范思想,尤其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不要被各种经济诱惑蒙骗,摒弃“发横财”和“暴富”等不劳而获的思想,坚决抵制非法集资,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在投资钱要详细做足调查工作,要对集资者的底细了解清楚。此类案件不少开始都是由亲人和朋友介绍,这样,被害人更易上当受骗,而放心的盲目去投资。所以在投资之前,一定要明确资金的应用目的和投资单位,要明确投资的流程,同时还要加强警惕,防止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4、老百姓想要投资股票、基金等金融证券,应通过合法的证券公司申购和交易,不要轻信一些非法从事证券业务的人员和机构,他们往往通过小广告、信函、网络信息、手机短信、推介会、自行或者雇人游说等方式,散布所销售是即将上市的公司“原始股”或证券投资基金份额,购买后可获得高额回报等谎言,诱骗群众购买。对这些非法的活动,务必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避免使自己的财产遭受损失。

5、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一旦有了损失,需要当事人自己承担,因此,警方提醒社会公众不要轻信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的任何承诺,以免造成无以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

上一条: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及后果

下一条:如何防范移动硬盘、U盘泄密

关闭

地址: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8号  邮编:710300

Copyright©2019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备案号:陕ICP备06002608号  陕公网安备:61012502000138号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